文芳阁软文网

为什么选择原创软文?

收录更有保障   推广价值更高   更利于百度收录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媒体学院 > 为什么90后开始集体逃离现实?这届年轻人怎么了?

为什么90后开始集体逃离现实?这届年轻人怎么了?

更新时间:2025-05-25 |阅读: |来源:小编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刹那——加班到凌晨三点,手机突然弹出旅行博主的vlog,看着画面里波光粼粼的海岸线,突然觉得手里的咖啡苦得难以下咽?我猜正在搜索"新手如何火速涨粉"的你,可能也偷偷收藏过某个大理民宿主的账号。

【城市缝隙里的白日梦】
在上海弄堂最窄的拐角处,程序员阿杰把10平米储藏室改造成深夜书屋。每到凌晨两点,这里挤满穿着格子衫的IT人。"上周有个美团骑手带着《百年孤独》来换书,书页里夹着撕碎的外卖小票"——这种藏在钢筋丛林里的秘密基地,今年光是徐汇区就新增了47家。

你肯定见过朋友圈里突然晒陶艺课的同事。杭州转塘的某个艺术市集,工作日下午三点的客流量居然比周末还多23%。我认识个姑娘,每周三请假去捏泥巴,她说:"当手指陷进陶土里的刹那,会议室里飞来的微信消息好像自动消音了。"

【逃离姿势图鉴】
说真的,现在的年轻人玩起"人间蒸发"可比老板查考勤机灵多了。给你们看一看我整理的《2023年新型逃离手册》:
办公室鱼缸养海藻:北京国贸某会计事务所的鱼缸,表面游着金鱼,底层藏着程序员种的硅藻
地铁通勤写网文:深圳11号线有位姑娘,三年用手机敲出270万字,最近刚签约某阅读平台
假装在旅行:成都春熙路的"候机室咖啡馆",提供全球各机场广播录音服侍,周末预约排到两个月后

可能有人要问:这不就是逃避吗?嗯...怎么说呢。上周我去景德镇调研,发现某民宿推出"陶渊明套餐"——客人每天必须完成采菊、喂鸡、抄经三件套。结局你猜怎么着?78%的入住者都是带着笔记本电脑来的自由工作者。

【为什么我们总想逃?】
和你们说个真实案例。我表弟原本是字节跳动的算法工程师,去年突然辞职去泉州开手作店。他给我算过一笔账:以前年薪45万但每周焦虑性购物就要花3000+,现在月入2万反而能存下钱。"核心是这一个",他举起满是老茧的手,"揉皮料时能真切感受到时间变成实物"。

心理学家老说现代人有三大病:生存负荷、社交倦怠、存在焦虑。但我觉得更精确的说法是——我们正在经历集体性的"感官饥渴"。就像我认识的那个每晚躲在车库画画的滴滴司机说的:"方向盘摸久了,总得碰点会呼吸的东西。"

【当逃离成为刚需】
在苏州平江路,有家只卖"无用之物"的杂货铺常年爆满。店主是前四大会计师,她现在最畅销的商品是"会发霉的笔记本"。"每本内页都夹着不一样菌种,开销者要定期浇水观察生长情况",说这话时她正在给云南顾客寄长出青苔的便签纸。

更绝的是西安的"人间暂停事务所",专门帮顾客制造合理消失的假象。创始人王颖上个月刚拒绝B轮融资:"我们核心服侍不是造假,而是帮2000个顾客重新构建了生活优先级。"

写到这里,窗外的雨打在空调外机上滴滴答答响。我突然想起昨天采访的95后咖啡师,她在云南种咖啡之余还搞"云养树"直播。有个北京顾客每天午休看她修剪树枝,说比心理咨询管用十倍。你看,这届年轻人哪是在逃离啊,分明是在现实里给自己凿通风口呢。

标题:为什么90后开始集体逃离现实?这届年轻人怎么了?

地址:https://ruanwenc.com/yxxd/40850.html
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
相关推荐

加入文芳阁软文网 发稿快竞争对手一步

马上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