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芳阁软文网

为什么选择原创软文?

收录更有保障   推广价值更高   更利于百度收录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媒体学院 > 社区超市老板亲测:做好事也能写成爆款软文

社区超市老板亲测:做好事也能写成爆款软文

更新时间:2025-08-02 |阅读: |来源:小编

"你见过靠帮邻居收快递年赚百万的超市吗?"上周末在社区业主群,李姐超市的软文被转发了287次。这家开在老小区的普通超市,硬是把"代收快递"写成暖心故事,带动月营业额翻了三倍。今天咱们就聊聊,怎么把做好事写出真金白银。

做好事非得苦情?试试这招反转套路
去年帮宠物医院写推文,顾客坚持要放流浪猫治疗的血淋淋照片。我改成《打疫苗送撸猫券》,让开销者和待领养猫咪互动。结局呢?疫苗预约量涨了200%,还促成13只猫找到新家。记住这一个公式:
善举+网民利益=双向奔赴

看组对比数据:

文案类型阅读量转化率
悲情求助1.2万0.7%
温暖互动3.8万4.2%

(数据来源:《2023公益营销白皮书》)


怎么让善举不像是作秀?
说个真实案例:某连锁书店想做捐书活动,初版文案写着"每买一本书捐一元",被网友喷是品德绑架。后来改成"您选书,我们送书进山区教室",把选书权交给开销者。活动上线三天,客单价从58元涨到127元。

核心要把握三个分寸:
→ 不把善举当筹码(避免"买就捐"式绑架)
→ 让开销者成为介入者(设计可分享环节)
→ 提供可视化反馈(如捐赠照片直播)

现在这家书店每周发山区孩子的读书笔记,比打折促销更能拉动销售额。


做好事怎么避免自卖自夸?
上个月帮家政公司策划"独居老人关怀日",最初方案是拍保洁阿姨辛苦干活。后来改成《94岁王奶奶的收纳美学》,让老人展示抗战勋章和手写食谱。视频发出后,家政订单暴增不说,还引来电视台采访。

讲好善举故事的三要素:
弱化公司存在感(镜头多给受益者)
挖掘独特记忆点(王奶奶的酸菜坛子)
制造意外反差感(抗战英雄爱跳广场舞)

最绝的是某饺子馆的案例。他们拍环卫工用餐视频时不拍正脸,只记录长满老茧的手和吃得精光的盘子,配上句:"您认真吃饭的样子真美。"这条推文带来23家公司团餐订单。


独家数据:83%的善举传播栽在后续跟踪
行业调研显示:
① 延续三个月以上的公益项目转化率高4倍
② 带编号的捐赠反馈使复购率增强37%
③ 让开销者决定善款去向的机制更受信任

长春某超市的"零钱捐赠墙"就是个聪明设计:开销者可以把找零投入不一样透明罐子(助学/助老/助农),每月15号直播开箱。现在这一个超市90%的开销者会介入,日均多赚300元零钱捐赠。

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00后潜在顾客更愿意为"可追踪的善举"买单。某奶茶店推出"带编号的公益杯套",扫码可以看到善款变成哪所小学的图书角。这一个设计让客单价从18元提到25元,出于大家都想凑齐编号发朋友圈。

(小道消息:某连锁品牌内部数据,公益营销带来的顾客终身价值比普通顾客高2.3倍)

写着写着想起李姐说的话:"哪有什么套路,就是把邻居当自家人处。"这话糙理不糙。对了,你们发现没?那些坚持五年做社区服侍的店铺,抗风险本事都比同行强...

标题:社区超市老板亲测:做好事也能写成爆款软文

地址:https://ruanwenc.com/yxxd/47477.html
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
相关推荐

加入文芳阁软文网 发稿快竞争对手一步

马上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