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我们总说要多读书?这可能是最走心的答案

为什么我们总说要多读书?这可能是最走心的答案
【文章开始】
你上次完整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?一个月前?半年前?还是……已经记不清了?别不好意思,这年头大家忙着刷短视频、追剧、打游戏,确实很难静下心来翻几页书。但你有没有偶尔在深夜睡不着的时候,感觉心里空落落的?好像除了工作、吃饭、睡觉,生活里少了点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?
嗯……或许,那本一直摆在床头落灰的书,能给你答案。
为什么要读书?这问题听起来有点傻,但很多人真没想明白
有人说读书能增长知识,有人说能提升气质——这些话听起来都对,但总感觉隔着一层纱,不够真切。其实读书最直接的好处,是给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你想啊,每天回微信、刷朋友圈、接电话,我们都是被推着走的。但读书不一样,翻页的快慢、停下来想一想的空隙、甚至发会儿呆的节奏,全都由你自己掌握。这种掌控感,在现在这个时代真的太稀缺了。
而且吧,虽然我们常说读书能让人“变聪明”,但具体是怎么变的?其实科学家也没完全搞明白。有的说是神经元连接更密集了,有的说是认知框架被拓宽了……呃,具体机制可能还得进一步研究。不过话说回来,你读得多了,确实会发现自己想问题更清晰,表达也更顺了——这或许暗示,我们的大脑真的需要书籍这种“深度养料”。
没时间?没精力?这些借口我们一个一个拆
我知道你要说什么。“工作太累了啊!”“通勤时间那么长,哪还有精神读书?”
但你看数据可能会吓一跳:平均每人每天刷手机的时间超过3小时。如果我们能拿出其中20分钟来读书,一年就能看完十几本。不是没时间,而是我们总觉得读书是件“正经事”,得正襟危坐才能干——其实完全不是这样!
? 利用碎片时间:等公交、排队、睡前,这些零碎时间刷手机不如翻两页书
? 听书也是读:现在很多APP有有声书,通勤路上戴耳机就能听
? 从短的开始:没必要一开始就啃大部头,短篇集、随笔更好入门
关键不是一次读多久,而是让阅读变成习惯。就像刷牙一样,自然而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。
读书到底能带来什么改变?说实话,挺神奇的
我有个朋友小王,之前总觉得生活挺没劲的,每天上班下班,周末躺平。后来因为偶然读了本《活着》,居然一发不可收拾。他说:“读到最后哭得不行,但好像把自己心里的淤堵给哭通了。”
这种体验,很难用几句话解释清楚。但你会发现,读书多的人:
? 更容易想得开:看多了书里的起起落落,现实里的小挫折就不算事儿了
? 说话更有料:不管是朋友聊天还是工作交流,都能接得住话题
? 一个人也不觉得孤单:书就像最靠谱的朋友,随时都在那儿等着你
而且哈佛大学有项研究跟踪了一群人十几年,发现那些坚持读书的人……不仅认知衰退得慢,甚至平均寿命也更长。虽然我们不能直接说“读书就能长寿”,但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有趣的联系。
电子书还是纸质书?没必要争,适合自己就好
很多人纠结到底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。其实真没必要非此即彼。
喜欢纸质书的人,享受的是翻页的触感、墨香的味道,还有合上书那一刻的满足感。而电子党图的是方便,一个设备能装下整个图书馆,随时随地都能读。
不过话说回来,有研究表明读纸质书时我们的记忆留存率可能更高——当然这可能也因人而异。重点是你选择哪种形式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开始读了。
如果不知道读什么,从这里开始试试
最后可能也是最实际的问题:那我该读什么?
如果你很久没读书了,建议从你感兴趣的开始。喜欢看悬疑电影的,就从东野圭吾或者《消失的爱人》这种小说入手;对历史感兴趣的,试试《万历十五年》或者一些历史随笔……
关键是把“我应该读书”变成“我想读这本书”。这里随便列几本适合重新入门的好书:
? 小说类:《平凡的世界》、《追风筝的人》
? 随笔散文:《撒哈拉的故事》、《沉默的大多数》
? 实用类:《非暴力沟通》、《原子习惯》
当然啦,具体哪本书最能让你沉浸其中、甚至忘记时间,可能还得你自己去探索发现。每个人的点都不太一样。
其实说这么多,读书最美好的地方在于:它是性价比最高的自我投资。一杯奶茶的钱就能买到别人几年甚至一生的智慧结晶,还能反复吸收……
所以,今晚要不要试着放下手机15分钟,翻开那本你买了好久却一直没看的书?也许,你会发现一个比屏幕更有趣的世界。
【文章结束】
标题:为什么我们总说要多读书?这可能是最走心的答案
地址:https://ruanwenc.com/yxxd/50256.html
免责声明: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
相关推荐
- 关于鼠标的软文(关于鼠标的文案)91人看
- 关于瓷砖的软文(关于瓷砖的句子)69人看
- 固安新城软文(固安旧城改造)59人看
- 关于宋仲基的软文(宋仲基的文字)84人看
- 盐城楼盘软文(直击盐城楼市)90人看
- 风筝diy软文(风筝的做文)74人看
- 软文分割线(文章段落分割线)87人看
- 微信软文素材来源(微信素材文案)55人看
- 年中大促软文(年中大促宣传语)50人看
- 软文发布论坛(论坛软文营销)57人看
- 问答软文(问答软文推广)61人看
- 达人秀软文(达人秀牛人)58人看
- 关于橱柜的软文(橱柜优美文字)80人看
- 住宅宣传软文(住宅宣传语)66人看
- 中秋回家软文(中秋回家句子)51人看
- 创新的软文推广(软文推广文章)70人看
- 吃牛肉的软文(关于吃牛肉的散文)84人看
- 贵金属投资软文(贵金属投资策略)73人看
- 保护眼睛的软文(保护眼睛的优美语句)101人看
- 燕京啤酒软文(燕京啤酒说说)81人看
- 痛经茶软文(调解痛经的茶)64人看
- 陈奕迅 软文(陈奕迅原创)77人看
- 布艺软文(布艺软装设计)70人看
- 平台软文案例(原创软文案例)80人看
- 小吃店软文(零食店软文)83人看
- 软文侵权(软文侵权花西子)82人看
- 关于成长的软文(关于成长的美文)70人看
- 小吃培训软文(小吃培训的套路)86人看
- diy软文(做手工软文)74人看
- 关于补肾的软文(有效的补肾)80人看
- 湖景房软文(湖景房设计)67人看
- 卢松松微信引流软文(微信 引流)60人看
- 软文和新闻的区别(软文是新闻吗)80人看
- 玩具软文范例(益智玩具软文)261人看
- 单身软文(单身美文意境)52人看
- 黑白通膏药软文(黑白通医贴膏)66人看
- 账务bi系统软文(财务BI系统)70人看
- 食物推广软文(食品类软文营销)69人看
- 庭院软文(描写庭院的文章)77人看
- 微信软文(微信软文编写)74人看
- 演讲软文(文章 演讲)63人看